泵選型原則,應根據工藝流程,給排水要求,從五個方面加以考慮,既液體輸送量、裝置揚程、液體性質、管路布置以及操作運轉條件等。
1、流量是選泵的重要性能數據之一,它直接關系到整個裝置的的生產能力和輸送能力。如設計院工藝設計中能算出泵正常、最小、最大三種流量。選擇泵時,以最大流量為依據,兼顧正常流量,在沒有最大流量時,通??扇≌A髁康?.1倍作為最大流量。
2、裝置系統所需的揚程是選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數據,選泵用的揚程值應注意到最低吸入液面和最高送液高度,同時留有余量;選泵的額定揚程為裝置所需揚程的一般要用放大5%—10%余量后來選型。
3、液體性質,包括液體介質名稱,物理性質、化學性質和其它性質,物理性質有溫度、密度、粘度,介質中固體顆粒直徑和氣體的含量等,這涉及到系統的揚程,有效氣蝕余量計算和合適泵的類型?;瘜W性質,主要指液體介質的化學腐蝕性和毒性,是選用泵材料和選用那一種軸封型式的重要依據。其它性質,易燃易爆等。
4、裝置系統的管路布置條件指的是送液高度、送液距離、送液走向,吸入側最低液面,排出側最高液面等一些數據和管道規格及其長度、材料、管件規格、數量等,以便進行揚程計算和汽蝕余量的校核。
5、操作條件的內容很多,如液體的操作T、飽和蒸汽力P、吸入側壓力PS(絕對)、排出側容器壓力PZ、海拔高度、環境溫度操作是間隙的還是連續的、泵的位置是固定的還是可移的。
6、在給出工藝過程中泵進口介質的額定、最低和最高溫度時,應以最高溫度為依據。
7、進、出口壓力即泵進出接管法蘭處的壓力,進、出口壓力的大小影響到殼體的耐壓、軸封和冷卻裝置的選擇。
8、配套功率檢驗。當泵處在正常工作時,用鉗形表卡電流,若≤70%,說明電機配大了,若≥30%,說明電機配小了。由于選型不合理,許多地泵處于不合理運行狀況,運行效率低,浪費了大量能源。還有的泵由于選型不合理,根本不能使用,或者使用維修成本增加,經濟效益低。由此可見,合理選泵對節約能源同樣具有重要意義。
9、根據裝置的布置、地形條件、水位條件、運轉條件、經濟方案比較等多方面因素。
考慮選擇泵的形式是臥式、便維式和其它型式(管道式、直角式、變角式、轉角式、平行式、垂直式、直立式、潛水式、便拆式、液下式、無堵塞式,自吸式、齒輪式、充油式、充水溫式)。
臥式泵拆卸裝配方便,但體積大,價格較貴,需很大占地面積。
便維式泵結構簡單緊湊、零部件少、檢修維護方便、運行和維護費用低、占地面積小。
立式泵葉輪淹沒在水中,任何時候可以啟動,便于自動化或遠程控制,安裝面積小。
10、根據液體介質性質,確定清水泵,熱水泵原油泵、化工泵或耐腐蝕泵或雜質泵,或者采用不堵塞泵。
對于輸送粘度大于20mm2/s的液體泵,一定要把以水實驗泵特性曲線換算成該粘度的性能曲線,特別要對吸入性能進行認真計算或校核。
11、根據傳動方式分為:氣動、柴動、電動(電動分為220v電壓和380v電壓)。
12、根據流量大小,選單吸泵還是雙吸泵:根據揚程高低,選單級泵還是多級泵,高轉速泵還是低轉速泵(空調泵),多級泵效率比單級泵低,當選單級泵和多級泵同樣都能用時,宜選用單級泵。